設計依據(低溫等離子吸附油霧顆粒作用機理和降解異味原理)
電場在外加高壓的作用下,負極的金屬尖段表面或附近放出電子迅速向正向運動,與氣體分子碰撞并離子化。油煙廢氣通過這個高壓電場時,油煙粒子在短的時間內因碰撞俘獲氣體離子而導致荷電,受電場力作用向正極集塵板運動,從而達到分離效果。這種設備的投資少、占地小、無二次污染、運行費用低。由于易于捕捉粒徑較小的粉塵,凈化效率高,可達 95%。它的凈化機理與氣體方法的區別在于:分離力是靜電力,直接作用在粒子上,而不是作用在氣流上,因此具有能耗低,阻力小的特點。對于粉塵的凈化原理,含有粉塵顆粒的氣體,在接有高壓直流電源的陰極線(又稱電暈極)和接地的陽極板之間所形成的高壓電場通過時,由于陰極發生電暈放電、氣體被電離,此時,帶負電的氣體離子,在電場力的作用下,向陽板運動,在運動中與粉塵顆粒相碰,則使塵粒荷以負電,荷電后的塵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,亦向陽極運動,到達陽極后,放出所帶的電子,塵粒則沉積于陽極板上,而得到凈化的氣體排出防塵器外。
高壓靜電設備的技術優點:處理風量大,壓損小??梢栽诟邼袂闆r下運行。一次通過去除率可以滿足凈化要求。有效去除的粒子直徑范圍大。介質阻擋物質放電是一種放電方法,是一種以獲得高氣壓下低溫等離子的方式,產生于兩個電極之間。介質阻擋放電有多重特點,如電暈放電、均勻放電的高氣壓和輝光放電的大空間。這些放電的方式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,由許多微放電構成,在時間和空間上隨機分布。
介質的電子在電磁場中獲得所需的能量,阻擋了放電,與污染物進行碰撞,激發了自身的能量轉化為內能或動能,被激發了的分子在電離的作用下形成活性團,加之水和氧氣,產生新的生態氫等活性基團,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化學反應。從實驗中我們得知,廢氣中的有機成分與實驗中出現的活性物質進行反應,形成自然界中已經存在的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,在減少二次污染的同時凈化了環境,還人類一個干凈的大氣層。
等離子體的發生技術主要有:直流電暈放電法、脈沖電暈放電法、介質阻擋放電、表面放電,目前常見的放電反應器電暈放電和介質阻擋放電的氣體壓強為 105Pa,電場強度分別為 5×104 和 102105,等離子體的產生采用的都是高壓電場放電,對于一些易燃易爆廢氣的處理存在危險性。
低溫等離子體”是電子、化學、催化等綜合作用下的電化學過程,是依靠等離子體在瞬間產生的強大電場能量電離、裂解有害氣體的化學鍵能,從而破壞廢氣分子結構,達到凈化目的。